形容理想生活古人诗句子

形容理想生活古人诗句子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形容理想生活古人诗句子和形容悠闲轻松惬意的诗句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形容理想生活古人诗句子以及形容悠闲轻松惬意的诗句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形容悠闲轻松惬意的诗句
  2. 形容闲适自得的诗句
  3. 能够表现理想抱负的古诗句有哪些

[One]、形容悠闲轻松惬意的诗句

〖One〗、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Two〗、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Three〗、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

〖Four〗、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Five〗、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Six〗、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Seven〗、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韦庄《菩萨蛮》

〖Eight〗、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维《终南别业》

〖Nine〗、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Ten〗、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1〖One〗、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村居》

1〖Two〗、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佚名《采桑》

1〖Three〗、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1〖Four〗、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雍裕之《农家望晴》

1〖Five〗、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顾况《过山农家》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One〗、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6.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10.夏初入夜,明月皎洁,荷塘水边,九里香旁,玉兰树下,亭台阁中。小酌几杯冰酒,听一轮断肠曲,微微凉风中伴随着淡淡的花香,何其的恬适惬意。

11.午后的阳光,洒在我身上,温暖我的心,如同你的爱,呵护着我心,惬意的时光,暖暖的柔情,如蜜糖一般,融化了我心,美伦美幻般,活在童话里,夕阳无限好,云朵一片片,树叶沙沙响,惬意的生活。

12.慵懒惬意心,意气勃而发,再征红尘路,笑傲人世间。

4.描写自然惬意生活的诗句有哪些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5.诗词里的惬意生活,哪一句最适合你

很多诗词中,古人都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或遍赏美景,或煮酒烹茶,或与二三友人谈天说地,令人向往。

如果用一句诗词形容你向往的生活,会是哪一句呢?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与知己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一杯又一杯,敞开心胸,开怀谈论。喝醉时便可自行离开,如果余兴未尽,明天早晨还可以抱着琴再来。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1333365653837。

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把酒对月,尽情享受。不顾名利功名,不为国事操劳,只愿归隐田园,能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在唯美的江南,看美景,听雨声,却还是眷恋自己的故乡。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住在小楼听尽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欣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荡漾。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山水之间,只觅一份心安。

不知以只哪一首诗词里的描写,最符合你对惬意生活的定义呢?供借鉴。

〖One〗、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Two〗、春天到了,树木开花了,小草发芽了,天空变蓝了,鸟儿也乐了,想你的我也心动了,看短信的你别冲动了,其实没别的意思,只想让你知道新的一年爱你更多些。

〖Three〗、大把大把的时光从指缝间遛走,留下许多叫知识和情感的东西握在手里。

〖Four〗、当爱丽思丢失了通往仙境的钥匙,她是应该难过的往回走,还是蹲下来哭泣?

〖Five〗、踮起脚尖,我们就能离幸福更近点吗?

〖Six〗、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Seven〗、回首往事,日子里竟全是斑澜的光影,记忆的屏障,曾经心动的声音已渐渐远去。

〖Eight〗、记忆像是倒在手心里的水,不论是摊平还是握紧,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

[Two]、形容闲适自得的诗句

关于自得的诗句 1.有哪些形容“悠然自得”的诗句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6.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佚名《长歌行》

7.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0.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1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2.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3.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14.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15.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16.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7.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温庭筠《利州南渡》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

有限春光无限恨,没来由、短尽英雄气。

两鬓飘萧容易白,错把韶华虚费。

但有玉人常照眼,向名花、美酒拼沉醉。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

曾批给露支风券,累奏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求诗,找精美诗词素材,扫我头像,或者进我百度空间hi.baidu.com/ohmaigod,希望能够帮到你~

1.被酒莫惊春睡重,**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白居易《琴茶》

3.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5.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6.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

8.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赠卫八处士》唐代:杜甫

9.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桃花源诗》魏晋:陶渊明

10.怡然无一事,流水自汤汤。——《赠景和尚院》唐代:贯休

4.描写怡然自得的古诗,或者宋词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2.赏析:“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以两种生活用品来表现季节。第一句写美如圆月的团扇,第二句写薄如轻烟的头巾,这都是夏天所适用的。扇美巾轻,可以驱暑减热,事情显得轻快。“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这二句写景,也贴切季节。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⑤?大儿锄豆⑥溪东,中儿正织⑦鸡笼。最喜小儿亡赖⑧,溪头卧⑨剥莲蓬。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朝):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

还有好多山水田园诗歌描写悠然自得无拘无束生活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我们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所以,最能表现诗人悠闲自得心境的两句诗是“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7.求体现出悠闲自得的情怀的诗句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尔,如此。这4句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远”的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世俗,超凡脱俗。这句,从感受效果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自得地采,偶一抬头,无意中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关于闲适自得的诗句 1.形容闲适自得

简介自得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如孟子、程颢和朱熹等人所提出的治学方法论。特点这特点种方法论力倡以主体的体验来获得认知,在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词目昂然自得发音áng rán zì dé释义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词目遨翔自得发音áo xiáng zì dé释义指自由自在的样子。出处。

词目安闲自得发音ān xián zì dé释义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出。

词目超然自得发音 chāo rán zì dé释义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出处宋&。

成语诠释成语悠然自得发音 yōu rán zì dé详细解释解释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出处《晋书·隐逸传·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

洋洋自得yángyángzìdé犹言洋洋得意。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十分得意。韦君宜《八年行脚录》:“余问:‘以我们走得快乎?’康曰:‘不止为走得快。以少年女子,一开口即

词语解释成语自得其乐发音 zì dé qí lè解释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示例老头儿有个老伴儿,带一个伙

自得简介自得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如孟子、程颢和朱熹等人所提出的治学方法论。

特点这特点种方法论力倡以主体的体验来获得认知,在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昂然自得词目昂然自得发音áng rán zì dé释义自得:自己感到舒适。

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遨翔自得词目遨翔自得发音áo xiáng zì dé释义指自由自在的样子。出处。

安闲自得词目安闲自得发音ān xián zì dé释义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超然自得词目超然自得发音 chāo rán zì dé释义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

出处宋&。悠然自得成语诠释成语悠然自得发音 yōu rán zì dé详细解释解释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

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出处《晋书·隐逸传·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洋洋自得洋洋自得yángyángzìdé犹言洋洋得意。

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洋洋:得意的样子。

形容十分得意。韦君宜《八年行脚录》:“余问:‘以我们走得快乎?’康曰:‘不止为走得快。

以少年女子,一开口即自得其乐词语解释成语自得其乐发音 zì dé qí lè解释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

示例老头儿有个老伴儿,带一个伙。

3.表现“悠然闲适的生活态度”的诗句带赏析有哪些

——《饮酒(其五)》陶渊明意思: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印入眼帘。赏析:辞官归田后的陶渊明,采菊东篱,在闲适与宁静中偶然抬起头见到南山,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

这种自然、平和和超逸的境界。犹如千年陈酒,能让人品味出无限韵味,人们从中获得的文化快感涌动于心底千余年,这是中国文化人生存意义上的美学观,一种生存哲学。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笔,是在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好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

〖Two〗、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孟浩然意思:吃饭的时候面对着农田和晒场,一边喝酒一边聊着今年的收成。相约开年重阳的时候,在来此赏菊花。

赏析:“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轩窗一开上句描述的美景即入屋里来,“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细微的动作表现出了主人的豪迈。窗外群山环抱绿树成阴,窗内推杯换盏,这幅场景,就是无与伦比的古人诗酒田园画。

“场圃”的空旷和“桑麻”的话题又给人以不拘束、舒展的感觉。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

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这就是盛唐社会的现实色彩。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

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Three〗、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问刘十九》白居易意思: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赏析:“绿蚁新醅酒”,开门见山点出新酒,由于酒是新近酿好的,未经过滤,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颜色微绿,细小如蚁,故称“绿蚁”。

诗歌首句描绘家酒的新熟淡绿和浑浊粗糙,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让读者犹如已经看到了那芳香扑鼻,甘甜可口的米酒。次句“红泥小火炉”,粗拙小巧的火炉朴素温馨,炉火正烧得通红,诗人围炉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临的屋子,照亮了浮动着绿色泡沫的家酒。

“红泥小火炉”对饮酒环境起到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酒已经很诱人了,而炉火又增添了温暖的情调。

诗歌[One]、二两句选用“家酒”和“小火炉”两个极具生发性和暗示性的意象,容易唤起读者对质朴地道的农村生活的情境联想。〖Four〗、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酬张少府》王维意思: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赏析:摆脱了现实政治的种种压力,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这是非常令人舒心惬意的。

“松风”、“山月”均含有高洁之意。王维追求这种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说他逃避现实也罢,自我麻醉也罢,无论如何,总比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好。

在前面四句抒写胸臆之后,抓住隐逸生活的两个典型细节加以描绘,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将松风、山月都写得似通人意。情与景相生,意和境相谐,主客观融为一体,这就大大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从写诗的艺术技巧上来说,也是很高明的。〖Five〗、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祯意思: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赏析: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

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再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细细品味,这些“一”用得十分贴切又有情趣。

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4.描写诗人午后闲适安逸的状态的诗句是

《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

《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诗人从优美的大自然中,已经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抛开身外之物去亲近自然,但干瘪的语言却不足以表达这个真谛的微妙与全貌。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每天在林中散步,与白云相伴,如闲云野鹤一般,充满幽居的情趣。

《如梦令》(其一)【唐】李清照

一个夏日的傍晚,出游归来的少女词人,泛舟于清溪之上,观赏到藕花绽开、鸥鹭惊飞的美好景色,心中洋溢着青春的愉悦。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颂古四十八首》(其十九)【唐】释慧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天百花盛开,秋夜月色皎洁。夏天凉风徐徐,冬天白雪皑皑。一个人只要没有闲杂的事情挂在心头,那便是人间比较好的时节。

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夏日三首》(其一)【宋】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本诗通过夏日午夜燕雀、蝴蝶、蜘蛛等意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清净、安宁生活的喜爱。抒发了诗人淡泊名利、厌恶世俗,想要归隐田园的情怀。

5.陋室铭能体现怡然自得恬淡闲适句子

苔痕碧绿,长上台阶;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说明来拜访刘禹锡的人少。草色入帘青,庭草不除,反映了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心态,渲染了恬静的气氛。

“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本文只用“何陋之有”,兼含着“君子之居”的意思。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全文仅81字,有三层意思。第一层(第1~3句),运用类比点明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以“山”、“水”喻“室”,以“仙”、“龙”喻“室主”,点明文章主旨“惟吾德馨”,

陋室不陋。第二层(第4~7句),描写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

揭示“德馨”的内涵:幽美清雅的环境,反映室主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学问渊博的来客,

表明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恬然自适的生活,则表现主人安贫乐道的情趣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从而点明了“德馨”是“陋室不陋”的原因。

第三层(第8~9句),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

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的表达了作者以君子自况的高雅情趣,与开头“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枝条顶端的辛夷花苞,在山中绽放着鲜红的颜色。寂静的山沟里再没有别人了,花儿们纷纷开放后又片片洒落。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碧绿的池水涟漪满前陂,极目远望无边的滔田肥。

更有那白鹭千点观不尽,穿过云烟来向这画中飞。

[Three]、能够表现理想抱负的古诗句有哪些

〖One〗、年代:【唐】作者:【张谓】体裁:【七绝】

〖Two〗、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Three〗、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Four〗、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Five〗、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Six〗、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Seven〗、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Eight〗、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录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Nine〗、年代:【唐】作者:【齐已】体裁:【五律】类别:【静物】

〖Ten〗、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1〖One〗、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义。

1〖Two〗、齐已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非常刻苦。几年后,能够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已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

1〖Three〗、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作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意蕴深刻。

1〖Four〗、年代:【唐】作者:【和凝】体裁:【词】

1〖Five〗、年代:【唐】作者:【李商隐】体裁:【五绝】

1〖Six〗、这是李商隐作幕梓州后期之作。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

1〖Seven〗、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则是为留滞异乡而苦。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离长安一千八百余里,以唐代疆域之辽阔而竟称“天涯”,与其说是地理上的,不如说是心理上的。李商隐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应柳仲郢之辟,来到梓州的。独居异乡,寄迹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闷,想不到竟一住数年,意绪之无聊郁闷更可想而知。“定定住天涯”,就是这个痛苦灵魂的心声。定定,犹“死死地”、“牢牢地”,诗人感到自己竟象是永远地被钉死在这异乡的土地上了。这里,有强烈的苦闷,有难以名状的厌烦,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哀。屈复说:“‘定定’字俚语入诗却雅。”这个“雅”,似乎可以理解为富于艺术表现力。

1〖Eight〗、为思乡之情、留滞之悲所苦的诗人,精神上不能不寻找慰藉,于是转出第二句:“依依向物华。”物华,指眼前美好的春天景物。依依,形容面对美好春色时亲切留连的意绪。诗人在百花争艳的春色面前似乎暂时得到了安慰,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依恋的柔情。[One]、二两句,感情似乎截然相反,实际上“依依向物华”之情即因“定定住天涯”而生,两种相反的感情却是相通的。

1〖Nine〗、“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Three]、四两句,诗境又出现更大的转折。面对姹紫嫣红的“物华”,诗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开,到百花盛开时,却早花凋香尽,诗人遗憾之余,便不免对它怨恨起来了。由“向物华”而忆梅,这是一层曲折;由忆梅而恨梅,这又是一层曲折。“恨”正是“忆”的发展与深化,正象深切期待的失望会转化为怨恨一样。

20、但这只是一般人的心理。对于李商隐来说,却有更内在的原因。“寒梅”先春而开、望春而凋的特点,使诗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紧接着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击,到入川以后,已经是“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樊南乙集序》),意绪颇为颓唐了。这早秀先凋,不能与百花共享春天温暖的“寒梅”,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吗?诗人在《十一月中旬扶风界风梅花》诗中,也曾发出同样的感叹:“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非时而早秀,“不待作年芳”的早梅,和“长作去年花”的“寒梅”,都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正因为看到或想到它,就会触动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诗人自然不免要发出“寒梅最堪恨”的怨嗟了。诗写到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调。

2〖One〗、五言绝句,贵天然浑成,一意贯串,忌刻意雕镂,枝蔓曲折。这首《忆梅》,“意极曲折”(纪昀评语),却并不给人以散漫破碎、雕琢伤真之感,关键在于层层转折都离不开诗人沉沦羁泊的身世。这样,才能潜气内转,在曲折中见浑成,在繁多中见统一,达到有神无迹的境界。

2〖Two〗、年代:【唐】作者:【孟浩然】体裁:【五古】

2〖Three〗、年代:【唐】作者:【黄巢】体裁:【七绝】类别:【静物】

2〖Four〗、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2〖Five〗、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Six〗、这首诗的题目,《全唐诗》作“不第后赋菊”,大概是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但《清暇录》只说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题为“菊花”。

2〖Seven〗、重阳节有赏菊的风俗,相沿既久,这一天也无形中成了菊花节。这首菊花诗,其实并非泛咏菊花,而是遥庆菊花节。因此一开头就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意即等到菊花节那一天。不说“九月九”而说“九月八”,是为了与“杀”、“甲”叶韵。这首诗押入声韵,作者要借此造成一种斩截、激越、凌厉的声情气势。“待到”二字,似脱口而出,其实分量很重。因为作者要“待”的那一天,是天翻地覆、扭转乾坤之日,因而这“待”是充满热情的期待,是热烈的向往。而这一天,又绝非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即,而是如同春去秋来,时序更迁那样,一定会到来的,因此,语调轻松,跳脱,充满信心。

2〖Eight〗、“待到”那一天又怎样呢?照一般人的想象,无非是菊花盛开,清香袭人。作者却接以石破天惊的奇句——“我花开后百花杀”。菊花开时,百花都已凋零,这本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这里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照,以显示其间的必然联系。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是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了。这一句斩钉截铁,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

2〖Nine〗、[Three]、四句承“我花开”,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地尽带黄金甲。”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伟,意境的瑰丽,都可谓前无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笔下,比较多不过把它作为劲节之士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格;这里却赋予它农民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黄色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民革命战士之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冲”、“透”二字,分别写出其气势之盛与浸染之深,生动地展示出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30、黄巢的两首菊花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艺术想象和联想是要受到作者世界观和生活实践的制约的。没有黄巢那样的革命抱负、战斗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样的奇语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奇想。把菊花和带甲的战士联结在一起,赋予它一种战斗的美,这只能来自战斗的生活实践。“自古英雄尽解诗”,也许正应从这个根本点上去理解吧。

3〖One〗、年代:【唐】作者:【杜甫】体裁:【七古】

3〖Two〗、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

3〖Three〗、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3〖Four〗、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3〖Five〗、年代:【唐】作者:【黄巢】体裁:【七绝】

3〖Six〗、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3〖Seven〗、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3〖Eight〗、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3〖Nine〗、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40、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4〖One〗、[Three]、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

4〖Two〗、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还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4〖Three〗、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胸襟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4〖Four〗、年代:【唐】作者:【元稹】体裁:【七绝】

4〖Five〗、最后两句说明他偏爱菊花的原因,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句子。

4〖Six〗、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4〖Seven〗、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4〖Eight〗、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4〖Nine〗、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秋丝绕舍似陶家”。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秋丛,即丛丛的秋菊。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句。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诗人“遍绕篱边日渐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50、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Three]、四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5〖One〗、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气氛作为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顿,迭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5〖Two〗、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体裁:【五古】

5〖Three〗、年代:【唐】作者:【郑谷】体裁:【七绝】

5〖Four〗、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5〖Five〗、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5〖Six〗、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他咏菊的主旨。很明显,这首咏菊诗是诗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种象征手法。

5〖Seven〗、“王孙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种野生杂草。菊,仅从其枝叶看,与蓬蒿有某些类似之处,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是很容易把菊当作蓬蒿的。诗人劈头一句,就告诫他们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有高屋建瓴之势,并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花插戴于鬓上。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

5〖Eight〗、[Three]、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露湿秋香满池岸”,寥寥七字,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在这里,“湿”字很有讲究,让人想见那片片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润,分外明丽。“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交织融合所产生的魅力。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由来不羡瓦松高”。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初唐崇文馆学士崔融曾作《瓦松赋》,其自序云:“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溜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虽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桐君(医师)莫赏,梓匠(木工)难甄”。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这结尾一句使诗的主题在此得到了抉示,诗意得到了升华。

5〖Nine〗、咏物诗不能没有物,但亦不能为写物而写物。纯粹写物,即使逼真,也不过是“袭貌遗神”,毫无生气。此诗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简直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

60、年代:【唐】作者:【崔涂】体裁:【乐府】

6〖One〗、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6〖Two〗、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6〖Three〗、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6〖Four〗、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6〖Five〗、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发。

6〖Six〗、鲜红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谁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从这个意义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素�多蒙别艳欺”,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独自寂寞地开着,好象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着天人之别了。

6〖Seven〗、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个性化了。

6〖Eight〗、一首短短的咏物小诗,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和诗人的生活情感分不开的。我们知道陆龟蒙处在唐末动乱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的水乡甫里(在今江苏吴江境内)。他对当时黑暗的政治有所不满,虽退隐山林,然其《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因此,他对出污泥而不染、淡雅高洁的白莲,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而这种心情的自然流露,就使我们读了这诗后,感到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6〖Nine〗、年代:【唐】作者:【李贺】体裁:【五律】

70、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体裁:【乐府】

7〖One〗、年代:【唐】作者:【卢照邻】体裁:【五绝】类别:【咏物】

7〖Two〗、这首《曲池荷》,是卢照邻晚期的作品,借咏荷以抒其情怀。借物咏怀是卢照邻的强项,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言外有抱才不遇,早年零落之感。”正可以用来评论该诗。

7〖Three〗、卢照邻,志大位卑,一生坎坷多舛。他任新都尉时染上风痹病,辞职北返,“羸卧不起,行已十年”,痛苦不堪。咸亨四年(673),他写的《病梨树赋·序》中说:“癸酉之岁,余卧病于长安光德坊之官舍。父老云是鄱阳公主之邑司,昔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废,时有处士孙君思邈居之。……余年垂强仕,则有幽忧之疾,椿囷之性,何其辽哉!”此时他虽求助于神医孙思邈,但对自己身体已经不抱什么希望。常常“伏枕十旬,闭门三月。”在《病梨树赋》中他写道:“怯衡飙之摇落”,忌炎景之临迫。”这里的“怯摇落”与《曲池荷》诗中的“叹飘零”是一样的含意,其中深深寄寓着诗人一生的忧愤与感慨。

7〖Four〗、“浮香绕曲岸”,未见其形,先闻其香。曲折的池岸泛着阵阵清香,说明荷花盛开,正值夏季。“圆影覆华池”,写月光笼罩着荷池。月影是圆的,花与影,影影绰绰,莫能分解。写荷的诗作不在少数。而这首诗采取侧面写法,以香夺人,不着意描绘其优美的形态和动人的纯洁,却传出了夜荷的神韵。

7〖Five〗、“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是沿用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意,但又有所变化,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卢照邻在去世前不久写的《释疾文》中说道:“春秋冬夏兮四序,寒暑荣悴兮万端。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解欢。圣人知性情之纷纠。”这不免也有诗人自己的性格原因。由于他被病痛所折磨,对事物变化的反映特别敏感。如《释疾文》中所说:“神翳翳兮似灰,命绵绵兮若缕。一伸一屈兮,比艰难若尺蠼,九生九死兮。同变化乎盘古。万物繁茂兮此时,余独何为兮肠邅回而屡腐?”“草木扶疏兮如此,余独兰騨兮不自胜。”万物越是繁茂越是生机勃勃,他就越发感觉到自己的形象枯槁。同时他对繁荣的万物是“感其生而悼死”,“见其盛而知其阑”也有对自己和他人盛时的回忆与感慨。他的这种思想突出表现在他晚期的诗歌里。《曲池荷》的前两句写的是花好月圆,而后两句突然转写花之自悼。这花之自悼实为人之自悼。咏物诗,“因物以见我”,乃见其佳处。除余山《竹林问答》中说:“咏物诗寓兴为上,传神次之。寓兴者,取照在流连感慨之中,《三百篇》之比兴也。传神者,相赏在牝牡骊黄之外,《三百篇》之赋也。若模形范质,藻绘丹青,直死物耳,斯为下矣。”如此看来,可见卢照邻咏物诗之造诣。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形容理想生活古人诗句子和形容悠闲轻松惬意的诗句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www.74592.com/V3k6JFJzKG.html